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
——2016年4月22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基督教要在中国向下扎根、向上结果,必须要走中国化的道路。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 傅先伟长老
中国的基督教必须用中国的文化语言来阐释其信仰,必须用中国人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来表明其意义。使基督教成为中华文化为表达、为中国人民所接纳和欢迎的宗教。
——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 高峰
坚持走中国化道路,是中国基督教的安身立命之本和必由之路。
——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 王作安
2016年7月6日,云南省基督教两会与大益茶道院联合举办“圣道与茶道——探索基督教中国化之路暨‘茶席边的圣经’项目成果分享会”,云南省政协、省委统战部、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有关部门领导,省基督教协会会长靖玖玮牧师及省基督教两会、省直属三一国际礼拜堂同工、全省各州、市基督教两会主要负责同工、大益集团董事长兼大益茶道院院长吴远之先生及大益茶道院员工等60人参加了分享会。分享会的成功举办是云南省基督教两会“融中西智慧 见证基督信仰之光,基督教与中国传统茶文化结合,探索基督教中国化道路”成果的一大见证。
项目成果分享会由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秘书长杨栩、副秘书长罗舒引牧师、大益茶道院院长助理王宏斌共同主持,以新编赞美诗132首“万方团契歌”和省基督教协会总干事邵立良牧师的祷告开始,然后12位茶道师入席、泡茶,参会同工和嘉宾品茗分享的轻松、愉悦环境中进行。
首先,省委统战部民宗处处长赵成龙先生、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巡视员王耿民先生热情致辞,接着省基督教协会会长靖玖玮牧师讲话。靖牧师回顾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神学思想建设”和基督教中国化的历史历程,介绍了云南教会坚持基督教中国化道路的实践与探索,教导参会同工深刻认识基督教中国化道路是办好“蒙上帝悦纳,得人民喜悦”的中国教会的必然选择;基督教中国化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用中国人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自我;中国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音圣道与茶道融合的探索,是基督教中国化的有益尝试和创新。
接着,大益茶道院院长助理王宏斌介绍了云南省基督教两会和大益茶道院始于2014年11月25日开展的“茶席边的圣经”合作项目。该项目率先提出将中华传统茶道与基督教相结合的开创性思路,探索如何透过茶、茶道把基督教的信仰表达出来,让中国人在自己最熟悉的茶与茶道中,更容易了解进而接受基督教,同时帮助中国基督徒更加体味本土文化的深远。经过一年多实践,“茶席边的圣经”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创办了“福音茶会”,并分别以圣乐、婚姻盟约、感恩为主题举办多场;组建了三一堂第一个“茶道团契”,培养了第一批牧师茶道师;研创了“福音茶道八式”,为基督徒提供日常生活中一种优雅的灵修方式;为神学院捐建“福音茶道教室”,开设相关课程;撰写福音茶道专著等。很多朋友通过茶道圣道交流平台正面了解基督教信仰与福音等成果。
随后,在茶道院郭乙霖老师弹奏的古琴曲“平沙落雁”的优美旋律中,朱兴伟牧师表演了“福音版茶道八式”:洗尘——手洁心清,进入茶席——认罪悔改;坦呈——展席茶具,坦诚相待——安静祷告,与神相交;苏醒——温杯润盏,苏醒人心——复活新生;法度——取舍有度,茶之真义——圣道、律法;养成——清泉绿叶,浸泡融合——成圣、追求;身受——茶汤养成,甘苦亲尝——爱人如己,荣神益人,见证主恩;分享——礼遇宾客,共享清茗——奉献感恩;放下——尽杯谢茶,归置如初——交托上帝,蒙神接纳。同时,云南省著名书画家舒庆国先生现场丹青泼墨,绘国画牡丹。
然后,昆明三一国际礼拜堂郑慧牧师介绍了与吴远之先生合著专著《牧师也爱茶——茶道八式与生命八阶》的心路和信仰历程。吴远之先生向正在建设中的北辰教会新教堂的同工授予首间“福音茶室”牌匾,并表示将来会为云南教会建设、神学教育、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等贡献更多力量,祝福云南教会、中国教会越办越好。
众嘉宾品茗中,三一国际礼拜堂四位同工用电钢琴、手风琴、非洲鼓、吉他中西乐器结合演奏圣乐《不住感谢,不住赞美》、《谷中百合花》。省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兼大理州基督教两会主席会长邓建伟牧师分享了他多年品茶爱茶及在牧养关怀中与茶道结合聆听与关爱信徒的感悟。云南艺术学院教授杨静博士分享了参加会议的感受:以前不了解基督教信仰,经过参加分享会,逐步了解,认为通过茶道与圣道融合的基督教信仰和与中国文化融合表现出来的基督教信仰,是可以接受的被人喜悦的信仰。
最后,云南政协民宗委副主任,原云南省宗教事务局局长熊胜祥先生作了总结性讲话,他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茶席边的圣经”项目是基督教中国化的一次极有意义和成功的探索,希望云南省基督教两会和大益茶道院再接再厉,进一步推动该项目的全面拓展,为基督教中国化进程作出更大贡献。
新闻链接
中国基督教网
融中西智慧 见证基督信仰之光——云南省基督教两会•大益茶道院联合举办“圣道与茶道,探索基督教中国化道路,茶席边的圣经”项目成果分享会
http://tianfeng.ccctspm.org/news/lo_ex/2016/77/1677168.html
基督时报
附:
感恩·感谢·感动
福音版茶道八式写作心路历程分享
郑 慧
一、感恩(对主)
我们首先在为福音版茶道八式向主献上感恩,因为一切的智慧知识,都在基督里面藏着(西2:3),主是我们的智慧之源。
“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神,主就必赐给他”(雅1:5)。主说自觉没有智慧的人,可以向他求,他不斥责人,也就是不会怪我笨,不会嫌我傻,我可以向他求智慧。我相信主恩言的宝贵应许。于是接到写作任务之时,除了自己每晚夜深人静时的祷告之外,也邀请了许多的弟兄姐妹为我祷告,他们中有失明的、瘸腿的、脑瘫的、智障的,盲人的眼睛始终闭着,天然的一个祷告的姿势,他们付上的祷告很多很多。小萍姐妹是个只有四五十公分的脆骨症患者,她不能站立行走,却是个祷告的勇士,她最经常说的话就是“我们一起为郑牧师祷告吧!”福音版茶道八式可以说是这群残障者祷告的结晶。没有祷告,就不会有从神而来的灵感。
有人说,这八式怎么写得这么美。其实不是人写得美,而是圣言本身是极为优美的,特别是和合本中文圣经是美妙绝伦的。八式里,绝大部分是由圣经的经文而出,其他的文字基本只是起到连接的作用。这个时代,哪里去找这么美的文字?和合本中文!和合本中文被语言学者称为“诗的语言”,曾被藐视为“引车卖浆”者的“市井”文字,而今却被发现是可以用来写诗的高贵的文字。我们可以在圣言中找到天地间最美的话语,如主话是“脚前灯,路上光”,“草必枯干,花必凋谢,惟有主的道是永存”。“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盼望,无论你今天是怎样的景况,在基督里明天一切又都是新的,你都有机会从头再来,你的人生永远充满盼望。何等美好的安慰。里面引用的经文,总归来说,就是三个方面:信、望、爱,对主的信心、对将来的盼望、在今世爱的见证。
每每读主的话语,我就感觉自己进入一个秘密花园,那里只有我与主。他与我一同在园中漫步,一路上盛开着采摘不完的鲜花。主在圣言中所赐的灵感就是这些美丽的花儿。一个人与主亲近,浑身就会散发出彼岸的花香,与世界的美丽绝然不同。
我们若能给世界带来什么美好,也定是从主那里得来的。我的一个好朋友,他这样说:“只有上帝是原创,我们都是盗版。”是啊,我们有哪一样不是领受的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可以自夸呢?所以,在此,我们唯有把一切荣耀归给我们的恩主,他是一切智慧、美善之源。
二、感谢(对人)
首先要声明的是:福音版茶道八式是由大益八式而来,而大益八式是我们主内吴远之先生多年的研究成果。而后,吴先生和我们三一堂的主任牧师靖牧师一起探讨,并商定了福音版茶道八式的核心部分,即与大益八式相对应的生命八阶的大纲。而后,才有了后来的茶道八式福音版完整版。不过,在这之前,大益的莎莎小妹也写了一版,这版给我很大激励,人家一个慕道友都这么努力去表述福音,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懈怠呢?
智慧从主而来,同时,我们也都是在前人的根基上建造。
八式中的文字也多来自前人的信仰表达,如“称义”、“成圣”,从改教家马丁·路德对圣经的领悟中学习比较多。“天路历程”是由本仁·约翰的同名书而来。 “生死为主,不必惧怕”来自殉道者见证的感动。“荣神益人”,是中国信徒最喜爱的信仰表达词汇之一。Dr. John和我在讨论北辰教会“荣神堂”、“益人楼”的翻译中,告诉我,“荣神”即“荣耀上帝”音乐家巴赫的应用比较早,他的圣乐作品最后都会签上“把荣耀归给上帝”。我们经意与不经意间,都在用着前人的信仰表达。八式的最后一段“空杯如我,呈至主前,愿主接纳,求主盈满”,这是很美的圣餐神学,我们在圣餐中,领受主满满的祝福,最后将空空的杯交回主手,有如我们一无所有的生命,期待主恩典的充满。
最后一句“此生有主,夫复何求”的灵感则来自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歌德对他所爱的人说“拥有你我应有尽有,失去你我一无所有”,我想配得上这句话的只有荣耀的救主,拥有主我们应有尽有,失去主我们一无所有,所以说,“此生有主,夫复何求”,我们有主,生命也就完美了。同时,这也是诗23:的表达,“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即是说上帝是我们的一切,拥有他我们的人生就圆满了。
当然,文以载道,中文作为我们表述信仰的重要的载体,是我们每个上帝的仆人都当重视与努力操练的。天上至善的上帝之道与人间至美的文字相遇。我们既为华夏子孙又为上帝的子民,幸运地被主安置在这交汇点上。纵向上,我们向上倾听主道,横向上,我们用中文向四方传扬恩惠的福音,这是人间的美事。基督教信仰是我们的血液,是我们的生命;中国文化是我们的DNA,决定了我们生命的特质。
这几天和朋友们讨论八式的翻译,更是深深感悟中文的博大精深与意蕴深远。“尘世”用哪个英文词都不尽意,而“养成”就彻底把我们折磨疯了,再说“永恒无涯”,口水都说干了,也是找不到相对应的英文词,我和挪威的梅老师坐着讨论了六个小时也没办法把其中的意思说清楚百分之一,想起莫言那首诗“你若懂我该有多好”。我很困惑到底是中文太“缥忽”还是英文太“实在”。总而言之,我要赞叹的是,中文实在太美妙了,我们感谢上帝赐给我们世上最美的语言来传扬他最美的道。珍惜,且努力吧。
三、感动(自己)
文字是由生命中的每个感动串成的项链。八式中自然会有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信仰的表达也逃不了每个人自己的人生经历。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喝茶时,心很静,人很容易去思考人生。
人生,总归就是一个人的杯盏,甘苦亲尝,冷暖自知,没有人能替你喝了你的杯。苦也好,甘也好,那都是你一个人的杯。自己的杯,要自己去喝,自己感受,然后才能与别人分享。
那天颁发茶道师的茶席上,又一次播放福音版茶道八式,就那样地静静坐着看自己写的文字,虽然自己看过千遍万遍了,可看到那句“历经世间寒流,心中坚冰,在主爱中顷刻融化”,突然眼睛就湿润了。有一段时间,心里觉得很苦,几乎没有办法张口唱诗,我就弹琴,让自己用心去赞美主。一个深夜,我弹《基督荣耀满天》那首赞美诗,反反复复地弹地一遍又一遍,心中坚冰,真地在主爱中融化了。在那样的黑夜中,真感觉基督荣耀满屋,基督荣耀满天。真是很美好的经历。在写八式的过程中,都是夜深人静时写的,写完一式,我就一个人轻轻地读,用手机录下来,放给自己听,很奇怪的感觉,就像是一个人身处荒野,自己听着自己的声音,静谧、空灵而神秘。
“坐而论道”,这是深有感触的。神学院刚毕业到教会,有一次和几个和尚论道三个整天,后来其中一位和尚信主。真地是坐而论道。那是很美好的经历。
文字的美好常常与生活的美好感受相关。二十多岁时,经常和朋友半夜跑去海边,有时也会带上茶水,坐在沙滩上,听朋友弹吉它,和他们神聊,从耶和华是我的牧者聊到外星人。有时朋友们都跳进水里游远了,水性不好的我,就一个人头枕着游泳圈,在浅水里漂来漂去,看星星,看月亮。因此,我心中的茶道是,有信仰,有知己,有美景,有音乐,有一生美好的记忆。这一切,在我们与大益共建的福音茶道中实现了。
前几天,一个晚上,听着音乐,看着书,突然脑海里冒出这两句话,在此送给大家:茶席惊艳了时光,茶汤温柔了岁月,圣道照亮了生命。
谢谢大家。愿主祝福你们。